返回

家祖左宗棠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56章:卡车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刚刚投产没几年,技术出口基本不用想了。

    “龙马的前方为引擎部,里面装有一台二机厂产的直列六缸柴油机,输出功率120马力......”

    在场的众人认真的听着技术员的讲解,这辆汽车的意义甚至超过了一旁的坦克,毕竟是本国自研自造的重卡,上面还用了最新研发的柴油机。

    “这辆车的载重如何?”看着这辆被称作“龙马”的十轮卡车,左念微问道。

    “目前测试的结果是9.17吨载荷。”来自首都第一重型机械厂的技术代表立即答道。

    “120马力的动力是否小了些?我看公路最大时速能到50公里?”相关的技术问题左念微并不熟悉,因此在初步了解了之后,沟通双方就变成了军方的代表和一机厂的人,而一旁的技术顾问为左念微介绍。

    “能够稳定达到,但长期运行会对发动机造成较大的损害。”在这辆车测试前,首都第一重型机械厂对于军方的心理预期其实已经摸准了,并没有指望对标贝利埃和布辛,只要能用就行。

    “目前来说,120马力是国内最合适的发动机了,如果使用140马力或150马力,油耗会大幅上涨。”一旁的技术代表也很无奈。

    “百公里油耗67升,这个量不算少了......”军方代表也只是看了一眼,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深究,去年曾进口过布辛的柴油机,130马力,百公里油耗不到40升,性价比很高。

    “满载情况下,时速大概能到多少?能稳定的。”

    “110马力,公路(时速)45公里。”

    “......”

    总体上来说,虽然发动机方面不太行,但与以往的设计一样,龙马的车型很好,三轴十轮设计相比于德国的那两款六轮重卡要好一些,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发动机的不足。

    在拖拽重型拖车的情况下,它基本可以做到同时装运及拖拽三三式轻型坦克各一辆,但实际中,由于三三式坦克的“超重”问题,运输起来还是比较麻烦的。

    这个问题无论是贝利埃,还是布辛都不太好解决,除非是用布辛的最新款重卡,但这型重卡的原型车上个月才造出来,也根本不可能获取。

    但也无妨,使用拖车也可以,厢运本身不算是一定要实现的目标。

    接下来自然就是行驶测试,第二天一早,众人刚打算出门,就听到天边阵阵闷雷,随后瓢泼大雨——,这下好了,连喷水的功夫都省去了。

    陆军方面的代表临时起意,让人直接测试雨中行驶的情况,不过雨势实在太大了,现在行车不现实,众人只能等到与稍微小了一点之后再继续测试。

    到了上午,雨终于小了些,仓库里,车上拉起棚子,十来个人钻进了车子里,车组成员披着雨衣,拿起Z字型摇把,哼哧哼哧的奋力摇了起来,速度越来越快,最后发动机“吭哧”一声,开始转了起来,发动车子之后,车组爬上车子,这辆十多米的大家伙儿就开始动了起来。

    在泥泞的土路上,这辆车的表现似乎还不错,留下了两道深深的辙痕,但至少没有陷到地里,当然,也不排除是地还没有烂透的缘故。

    看着基本能够满足需求,军方也就没有太纠结,提了几个改进建议,然后便下单了三十辆。

    1月10日傍晚,随着试验结束,海陆军与各家公司也都敲定了一些合同,腾骧公司的突击炮,一机厂的重卡,还有绥远厂的坦克,都获得了订单。

    突击炮陆军一口气订了120辆,准备给几个机械化和摩托化部队换装,而海军则按现有编制准备了两个旅,由于具体执行上受登陆舰艇的限制,规模显然不大。

    而绥远厂的坦克也获得了首批100辆的订单,作为骨干,搭配三三式乙型坦克,用以组建试验性的装甲师。.


第356章:卡车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